24小时咨询电话15618728558

当前位置:主页 > 弱电百科 > 弱电知识 >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标准要求

作者:admin发布时间:2019-03-15 19:41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工艺

施工准备

1.材料要求

1)对绞电缆和光缆型号规格、程式、形式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购销合同的规定。电缆所附标志、标签内容应齐全、清晰。电缆外护套须完整无损,电缆应附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并应附有本批量电缆的性能检验报告(注:电缆标志内容:在电缆的护套上约以1m的间隔标明生产厂厂名或代号及电缆型号规格,必要时还标明生产年份。标签内容:电缆型号规格,生产厂厂名或专用标志,制造年份、电缆长度)。

2)钢管(或电线管)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壁厚均匀,焊逢均匀,无劈裂,砂眼,棱刺和凹扁现象。除镀锌管外其他管材需预先除锈刷防腐漆(现浇混凝土内敷钢管,可不刷防腐漆,但应除锈)。镀锌管或刷过防腐漆的钢管外表完整无剥落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

3)管道采用水泥管块时,应符合邮电部《通信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YDJ3990)中相关规定。

4)金属线槽及其附件:应采用经过镀锌处理的定型产品。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线槽内外应光滑平整,无棱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5)各种镀锌铁件表面处理和镀层应均匀完整,表面光洁,无脱落、气泡等缺陷。

6)接插件:各类跳线、接线排、信息插座、光纤插座等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发射、接收标志明显,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7)配线设备,电缆交接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光电缆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志名称应与设计相符。各类标志名称统一,标志位置正确、清晰,并应有产品合格证及相关技术文件资料。

8)电缆桥架、金属桥架的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金属桥架镀锌不应有脱落损坏现象,桥架应平整、光滑、无棱刺,无扭曲、翘边、铁损变形现象,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9)各种模块设备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10)交接箱、暗线箱型号规格、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并应有产品合格证。

11)线槽及其附件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并选用相应的定型产品。其敷设场所的环境温度不得低于-15℃,其阻燃性能氧指数不应低于27%。线槽内外应光滑无梭刺,不应有扭曲、翘边等变形现象,并有产品合格证。

2.主要机具与测试设备:

1)煨管器、液压煨管器、液压开孔器、压力案子、套丝机,套管机。

2)手锤、錾子、钢锯、扁锉、圆锉、活板手、鱼尾钳。

3)铅笔、皮尺、水平尺、线坠、灰铲,灰桶,水壶,油桶,油刷,粉线袋等。

4)手电钻、台钻、钻头、射钉枪、拉铆枪、工具袋、工具箱、高凳等。

5)测试仪表和设备、万用表,摇表,光时域反射仪,噪声测试仪,场强测试仪,电桥,网络分析仪等。

3.作业条件

1)结构工程中预留地槽、过管、孔洞的位置尺寸、数量均应符合设计规定。

2)交接间、设备间、工作区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房屋内装饰工程完工,地面、墙面平整、光洁,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和器材的搬运,门锁和钥匙齐全。

3)设备间铺设活动地板时,板块铺设严密坚固,每平方米水平允许偏差不应大于2mm,地板支柱牢固,活动地板防静电措施的接地应符合设计和产品说明要求。

4)交接间、设备间提供可靠的施工电源和接地装置。

5)交接间、设备间的面积、环境温度、湿度均应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规定。

6)交接间、设备间应符合安全防火要求,预留孔洞采取防火措施,室内危险物的堆放,消防器材齐全。

操作工艺

一、工艺流程

器材检验—管路敷设—盒箱稳注—设备安装—线缆敷设—线缆终端安装—系统调试—竣工验收

二、器材检验

1.施工前应对所用器材进行外观检验,检查其型号规格、数量、标志标签、产品合格证、产品技术文件资料,有关器材的电气性能、机械性能、使用功能及有关特殊要求,应符合设计规定。

2.电缆电气性能抽样测试,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

3.光纤特性测试应符合产品出厂检验要求及相关规范规定。

三、盒、箱稳注要求

1.信息插座安装

1)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盖可开户,并应严密防水、防尘。接线盒盖面应与地面平齐。

2)安装在墙体上,宜高出地面300mm,如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

3)信息插座底座的固定方法以施工现场条件而定,宜采用扩张螺钉、射钉等方式。

4)固定螺丝需拧紧,不应产生松动现象。

5)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类型是。

6)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2.交接箱或暗线盒宜暗设在墙体内,预留墙洞安装,箱底高出地面宜为500~1000mm

四、设备安装

1.机架安装要求

1)机架安装完毕后,水平、垂直度应符合厂家规定。如无厂家规定时,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mm

2)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漆面如有脱落应予以补漆,各种标志完整清晰。

3)机架的安装应牢固、应按设计图的防震要求进行加固。

4)安装机架面板、架前应留有1.5m空间、机架背面离墙距离应大于0.8m,以便于安装和施工。

5)壁挂式机框底距地面宜为300~800mm

2.配线设备机架安装要求

1)采用下走线方式、架底位置应与电缆上线孔相对应。

2)各直列垂直倾斜误差不应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不应大于2mm

3)接线端子各种标志应齐全。

3.各类接线模块安装要求

1)模块设备应完整无损,安装就位、标志齐全。

2)安装螺丝应拧牢固,面板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

4.接地要求

安装机架,配线设备及金属钢管、槽道、接地体,保护接地导线截面、颜色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压接处牢固可靠。

五、缆线敷设

1.缆线敷设一般应符合下列要求:

1)缆线布放前应核对型号规定、程式、路由及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2)缆线的布放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3)缆线在布放前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4)电源线、信号电缆、对绞电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弱电系统的缆线应分离布放。各缆线间的最小净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5)缆线布放时应有冗余。在交接间,设备间对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m;工作区为0.3~0.6m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一般为5~10m;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6)缆线的弯曲半径应符合下列规定:

a 非屏蔽4对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4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8倍。

b 屏蔽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6~10倍。

c 主干对绞电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电缆外径的10倍。

d 光缆的弯曲半径应至少为了光缆外径的1.5倍,在施工过程中应至少为20倍。

7)缆线布放,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缆线的支点相隔间距不应应大于1.5m

8)布放缆线的牵引力,应小于缆线允许张力的80%,对光缆瞬间最大牵引力不应超过光缆允许的张力。在以牵引方式敷设光缆时,主要牵引力应加在光缆的加强芯上。

9)缆线布放过程中为避免受力和扭曲,应制作合格的牵引端头。如果用机械牵引时,应根据缆线牵引的长度,布放环境,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

10)布放大缆时,光缆盘转动应与光缆布放同步,光缆牵引的速度一般为15m/s。光缆出盘处要保持松弛的弧度,并留有缓冲的余量,又不宜过多,避免光缆出背扣。

2.预埋线槽和暗管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敷设管道的两端应有标志,表示出房号、序号和长度。

2)管道内应无阻挡,管口应无毛刺,并安置牵引线或拉线。

3)布放双护套缆线和主干缆线时,直线管道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弯管道为40%~50%,暗管布放4对对绞电缆时,管道在截面利用率应为20%~30%。预埋线槽宜采用金属线槽,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40%

4)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应在暗管内预置塑料子管,将光缆设在子管内,使光缆和电缆分开布放,子管的内径应为光缆外径的1.5倍。

3.设置电缆桥架和线槽敷设缆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电缆桥架直高出地面2.2m以上,桥架顶部距顶棚或其他障碍物不应小于300mm。桥架宽度不宜小于100mm,桥架内横断面的填充率不应超过50%

2)电缆桥架内缆线垂直敷设时,在缆线的上端和每间隔1.5m处,应固定在桥架的支架上,水平敷设时,直线部分间隔距离在3~5m处设固定点。在缆线的距离首端、尾端、转弯中心点处300~500mm处设置固定点。

3)电缆线槽直高出地面2.2m。在吊顶内设置时、槽盖开启面应保持80mm的垂直净空,线槽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

4)布放线槽线可以不绑扎,槽内缆线应顺直,尽量不交叉、缆线不应溢出线槽、在缆线进出线槽部位,转弯处应绑扎固定。垂直线槽布放缆线应每间隔1.5m处固定在缆线支架上。

5)在水平、垂直桥架和垂直线槽中敷设缆线时,应对缆线进行绑扎。4对对绞电缆以24根为束,25对或以上主干对绞电缆、光缆及其他信电缆应根据缆线的类型、缆径、缆线芯数分束绑扎。绑扎间距不宜大于1.5m,扣间距应均匀、松紧适度。

4.顶棚内敷设缆线时,应考虑防火要求缆线敷设应单独设置吊架,不得布放在顶棚吊架上,宜放置在金属线槽内布线。缆线护套应阻燃、缆线截面选用应符合设计要求。

5.在竖井内采用明配管、桥架、金属线槽等方式敷设缆线,并应符合以上有关条款要求。竖井内楼板孔洞周边应设置50mm的防水台,洞口用防火材料封堵严实。

六、缆线终端安装

1.缆线终端的一般要求

1)缆线在终端前,必须检查标签颜色和数字含义,并按顺序终端。

2)缆线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

3)缆线终端处必须卡接牢固、接触良好。

4)缆线终端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

5)对绞电缆与插接件连接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2.对绞电缆芯线终端符合下列要求:

1)终端时,每对对绞线应尽量保持扭绞状态,非扭绞长度对于5类线不应大于13mm4类线不大于25mm

2)剥除护套均不得刮伤绝缘层,应使用专用工具剥除。

3)对绞线在信息插座(RJ45)相连时,必须按色标和线对顺序进行卡接。插座类型,色标和编号应符合规定。

4)对绞电缆与RJ45信息插座的卡拉端子连接时,应按先近后远,先下后上顺序进行卡接。

5)对绞电缆与接线模块(IDCRJ45)卡接时,应按设计和厂家规定进行操作。

6)屏蔽对绞电缆的屏蔽层与接插件终端处屏蔽罩可靠接触,缆线屏蔽层应与接插件屏蔽罩368圆周接触,接触长度不宜小于100mm

3.光缆芯线终端应符合下列要长

1)采用光纤连接盒对光缆芯线接续、保护、光纤连接盒可为固定和抽屉二种方式。在连接盒中光纤应能得到足够的弯曲半径。

2)光纤熔接或机械连接处应加以保护和固定,使用连接器以便于光纤的跳接。

3)连接盒面板应有标志。

4)跳线软纤的活动连接器在插入适配器之前应进行清洁,所插位置符合设计要求。

5)光纤接续损耗值,应符合下表规定:

光纤连接损耗——单位:dB

连接类别

多模

单模

平均值

最大值

平均值

最大值

熔接

0.15

0.3

0.15

0.3

4.各类跳线的成端

1)各类跳线缆线的插件间接触应良好,接线无误,标志齐全。跳线选用类型应符合系统设计要求。

2)各类跳线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对绞电缆不应超过5m,光缆不应超过10m

七、综合布线系统调试

1.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系统调试,包括缆线、信息插座及接线模块的测试。各项测试应有详细记录,以作为竣工资料的一部分。

2.测试仪表对于一个信息插座的电气性能测试时间宜在20~50s之间。

3.测试仪表应有输出端口,以将所有测试数据加以存贮,并随时输出至计算机和打印机进行维护管理。

4.电缆、光缆测试仪表应经过过量部门校验,并取得合格证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

5.调试程序如下

由数据终端,语音终端开始检查,信息出口中,水平缆线,楼层配线架,主配线架,垂直缆线,电脑机房,电话交换机房,经过全面的调试前检查确认无误时,然后对子系统逐一进行调试,各子系统经过调试检测符合规定允许开通时,再进行系统综合调试,经测试后传输速率等技术参数符合规定,便可交付使用。

质量标准

1.保证项目

1)综合布线所使用的设备器件、盒、箱缆线、连接硬件等安装应符合相应产品厂家和国家有关规范的规定。

2)防雷、接地电阻值应符合设计要求,设备金属外壳及器件、缆线屏蔽接地线截面,色标应符合规范规定;接地端连接导体应牢固可靠。

3)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射干扰波的电场强度限值要求应符合相关规定。

4)综合布线系统应能满足设计对数据系统和语音系统传输速率,传输标准等系统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检验方法:观查检查或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测试检验。

2.基本项目

1)综合布线系统设备间、交接间、缆线管线、金属线槽、各种器件、信息插座的安装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布局合理,排列整齐、缆线连接正确、压接牢固。

2)连接硬件符合设计要求、标记和色码清晰、性能标志设置正确。

3)电气阴谋防护、接地、抗电磁干扰、防静电、防火、防毒、环境保护应符合规范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或使用仪器设备进行测试检验。

3.允许偏差项目

1)综合布线系统链路传输的最大衰减限值,包括两端的连接硬件、跳线和工作区连接电缆在内。

2)综合布线系统任意两线之间在近端串音衰减限值,包括两端的连接硬件、跳线和工作区连接电缆在内(但不包括设备连接器)。

3)综合布线系统中任一电缆接口处的反射衰减限值。

4)综合布线系统链路衰减与近端串音衰减的比率(ACR)。

5)综合布线系统的分线和传输距离限值。

6)综合布线系统线对的直流环路电阻限值。

7)综合布线系统线对的传播延迟限值。

8)综合布线系统的纵向差分转换衰减(平衡)限值。

9)综合布线系统光缆波长窗口的各项参数。

10)综合布线系统的光纤链路可允许的最大传输距离。

11)综合布线系统多模光纤链路的最小光学模式带宽。

12)综合布线系统光纤链路任一接口的光学反射衰减限值。

13)综合布线系统的缆线与设备之间的相互连接应注意阻抗匹配和平衡与不平衡的转换适配。特性阻抗的分类应符合100Ω、150Ω两类标准,其允许偏差值为±15Ω(适用于频率)1MHz)。

相关推荐: